今天是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_整理材料合辑

发布日期:2015-3-8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第四节:记忆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
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九节:人格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

 

心理学二大分支(1)

 一、基础心理学

           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研究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对一般  正常成人  各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基本规律的探讨;

 

心理学二大分支(2)

二、应用心理学

   是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学科。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及研究学生在学习知识、个性形成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应用技术,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节  绪     论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实质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单元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  正常  成人   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人除了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构成图

 

补充知识:心理学的三大特点

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879年诞生,至今128年的历史;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人类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思想一直存在(属于哲学)。如: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家,他的《论语》一书蕴藏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灵魂论》一书,也对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补充知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程。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2)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3)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4)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5)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

动物心理的演化

无脊椎动物: 感觉

    脊椎动物: 知觉

灵长类动物: 思维萌芽人: 思维、 意识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观的反映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1)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2)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4)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心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879年

冯特(德国       1832---1920)

莱比锡大学  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墨菲:在冯特创立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以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样,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心理学早期有影响的学术流派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1)

教材(基础知识)P5-8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2)

二、学派的纷争(1)

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3)

二、学派的纷争(2)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4)

二、学派的纷争(3)

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4)

二、学派的纷争(4)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5)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1)

对心理学来说,想要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括出心理现象的本质,难免具有局限性,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30年代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学派之争自然就结束了;

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5)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6)

(二)认知心理学

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

域。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7)

(三)生理心理学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

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

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有科学的手段;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方法

教材(基础知识)P9-11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多的手段。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二)辩证发展原则

心理现象是发展变化的

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有其理论目的,这就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理学还有其实践的任务,这就是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或叫自然观察法;

用观察法所得到的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二)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三)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四)实验法

实验研究的方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自变量;

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叫因变量。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2)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人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脑  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

脑干  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间脑  位于脑干之上,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端脑  (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4)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

端脑(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6)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   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兴奋和抑制;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信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 

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扩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

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过程引起的。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三)相互诱导

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

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四)动力定型

我们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常常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继承了R..笛卡儿的反射论思想,并受到俄国反射学的先驱И.М.谢切诺夫《脑的反射》一书的影响,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把意识和行为看作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发生规律性反应。有机体生而具有,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称为无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人的心理、人的一切智力活动和随意运动都是对信号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探讨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无论兴奋和抑制过程,在大脑两半球内发生之后,都要从原发点向外扩散,然后再向原发点集中。在兴奋或抑制发生的时候,可以使原发点周围相反的神经过程加强;也可以在神经过程停止后,在原发点处出现相反的神经过程加强的现象,这叫相互诱导,前者叫同时诱导,后者叫相继诱导。为了区别人和动物的行为,巴甫洛夫又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以现实的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巴甫洛夫根据多年的实验和观察,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即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在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神经过程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他还确定有四种类型是最典型的,这四种类型相当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一般认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特征:直接性、个别性

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我们没有一个感觉器官可以把这些属性都加以认识,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感觉器官,分别反映物体的这些属性;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最大刺激量的区间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强。

韦伯定律

 

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 = K。

ΔI是差别阈限;

    I是原刺激强度;

   K是一个常数(韦伯常数、韦伯分数)

 

费希纳定律

S = K lg R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S: 心理量

         K: 常数

       Lg: 对数

        R: 物理量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心理学在对感觉适应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暗适应受到了特别的注意。

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看到的灯光是亮的,灯灭以后留下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这种后象叫正后象;

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叫负后象。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

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分别叫做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等。

联觉
 

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看到红颜色我们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联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娱乐场所为了烘托热烈的气氛,其装饰多采用红、橙、黄等暖色调;教室、病房需要安静,其装饰常采用蓝、绿等冷色调。

 


视觉(1)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

比380纳米短的电磁波,如紫外线我们是看不到的;

比780纳米长的电磁波,如红外线,我们也是看不到的。


视觉(2)

二)视觉器官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

视觉(3)

颜色的特性

      色调:  光波的波长

    明度:  光波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  彩色中灰色的比例

颜色视觉

1.颜色的特性

  在较强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分辨颜色。

2.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3.色觉异常

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听觉(1)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言语的声音:1000Hz~4000Hz

 

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 。

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

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 ;

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颞中回,引起听觉。

听觉的特性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分布在舌面、上颚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嗅神经的终点在中央后回;

 

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

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受纳器;

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

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皮肤的冷觉和温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难于适应。

平衡觉

平衡觉又叫静觉,     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轨管,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当人体位置与地心引力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三个半轨管内的液体的流动以及耳石的运动,都会刺激前庭器官,引起平衡感觉。


运动觉
 

运动觉又叫动觉,    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身体运动时动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经过脊髓后索上行,再经丘脑最后到达中央前回产生运动感觉。

内脏感觉(机体觉)

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

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

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痛觉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是共同的;

 

皮肤痛和内脏痛的区别: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 ,具有放射的现象。皮肤感觉痛的性质清楚、定位准确。

 

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痛觉最难适应。

知     觉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直接性、整体性)

 

它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会有差别。

知觉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特性;

选择性:根据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对象 ;

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

理解性:就是想用一个词把某个物体标示出来。

两可图形

两可图形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 )和方位知觉;

双眼视轴辐合:物体越近两只眼睛视线所组成的辐合角越大;物体越远辐合角越小  

双眼视差:两只眼睛相距大约65毫米的距离,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

根据自然界昼夜、四季周期性的变化;

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的变化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

三、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

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Φ现象 。

补充知识:1、真动 2、似动 3、诱动 4、自动 

四、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错觉的;

错觉的种类:线条长短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等。

 

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感觉与知觉

感觉、知觉、分析器、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感觉适应、空间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单双眼线索、直观、观察力、变式

第四节  记忆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 的事件的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记忆的三个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过程。

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记忆的特征

遗忘及遗忘规律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都叫遗忘;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学习记忆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是记忆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后人用他的实验数据画出的保持量与间隔时间关系呈负加速型的曲线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

 

表象

一、表象的定义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

实际上表象就是在记忆的分类中所讲的形象记忆 ;

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见多识广的人,他的表象的内容,也就是他的感性知识会非常丰富。

表象的四特征:

                       

直观形象性;

片段不稳定性;

可操作性;

概括性

      

表象的三作用

积累感性知识

为想像提供素材

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三个记忆系统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一)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

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9~20比特;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图象0.25~1秒,声象1~4秒;

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 。

(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5~9个项目。语言文字多为听觉编码;其它是形象记忆;

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 经过复述可以转入长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记忆容量无限,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

不是有意回忆,意识不到;长时记忆可以提取到短时记忆系统中;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三个记忆系统及特征

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2

记忆

记忆、记忆表象、记忆过程、记忆阶段、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回忆、追忆、记忆广度、联想、遗忘曲线、图象记忆  声象记忆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系列位置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间接性表现在,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甚至是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进行反映,还表现在人能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二)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

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思维的种类1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

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思维的种类2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例如,利用公式解题,按照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经验去解决问题的思维,都是辐合思维,或叫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更具创造性的思维。

思维的种类(3)

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是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

一、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与外延成反比。

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2)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例如布鲁纳设计的人工概念包括81张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图形(方和圆)、图的数量和颜色,以及图形边框的数量等几种不同的属性。图片上的属性的不同结合可构成各种不同的人工概念,例如“两个绿色的圆形”等;

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3)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迁移;原型启发;定势。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策略:

启发策略:循环子目标策略、

                  逆向搜索策略、

                  计划简化策略

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就是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他的思维活动的规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言语的种类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 

(二)言语听觉中枢: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1.言语运动中枢与表达性失语症。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叫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与接受性失语症。位于顶、枕、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这一中枢叫言语听觉中枢,也叫威尔尼克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与失读症。位于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叫视觉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的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想象(1)

一、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想象以表象为素材,所以想象出来的事物来源于现实。想象又具有创造性,因而它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例子。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想像的种类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思维与想象

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再现思维、创造思维、直觉思维、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系统化、具体化、概念、判断、推理、定势、原型与原型启发、迁移、功能固着与变通、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灵感、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习题 )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 的作用。

意识与注意

二、无意识

并不是所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我们都能意识到,也不是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在意识控制之下;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

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一)睡眠

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14~30赫兹,波幅较小的β波;

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8~13赫兹,波幅稍大的α波;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Δ波。

(考点)睡眠的4个阶段  教材P53

 

 

睡眠的四阶段

(二)梦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进而会影响到健康;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弗洛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2.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3.梦的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一、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二、注意的种类

 

(一)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  意,又叫无意注意;

(二)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有意注意。它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三)随意后注意: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它一般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等多种因素,

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4~6个。

注意稳定性

 

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但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三、注意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和个体对这两种活动的态度;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注意

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定向反射、优势兴奋中心、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注意分配、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  注意分散、注意动摇、

需       要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动     机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需要

激发动机的因素 :    内驱力

                                     诱因

                                     情绪

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兴趣                  爱好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定势:人的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要点)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考点)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关系到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 

 (考点 )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要是(      )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条件的欲求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内心体验;

从外部表现看到人的情绪变化,却看不到他的认识活动过程,因为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

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机体通过情绪和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能够发动其身体的能量,使有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便于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

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二)动机功能

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

情绪和情感可以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从而能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动;

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还表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动上。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三)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情绪和情感对记忆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对行为的影响 。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四)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微笑表示友好,点头表示同意等等;

表情还和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医生常把表情作为诊断的指标之一;

表情既是思想的信号,又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手段。

情绪理论(1)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詹姆斯认为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便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结果便产生恐怖的情绪;

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


  情绪理论(2)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坎农认为,情绪变化快而生理的变化慢;

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情绪理论(3)

     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外界刺激和对身体变化的认知。

情绪理论(4)

四、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

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考点)

这种度量可以从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每一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例如,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它们都构成了对立的情绪情感的两极。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二、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

(一)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

(二)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

(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1)

教材(基础知识)P65-66

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情绪、情感的种类(2)

二、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

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

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三)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

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需要、表情、原始情绪、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情绪情感两极性

意志

意志、意志行动、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动机、目的、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准备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3)

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

美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准备阶段

动机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 ( 要点):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 趋避式冲突

(二)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品质

  (一)意志的自觉性

受暗示性、武断从事

 (二)意志的果断性

优柔寡断、卤莽草率

 (三)意志的坚韧性

退缩、动摇、执拗、固执

 (四)意志的自制性

任性、怯懦

第九节   人格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的特性

(一)独特性

(二)整体性

(三)稳定性

(四)功能性

(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人格的结构(考点)

人格的结构

 

(考点)人格包含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人格(个性)概述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心理状态、兴趣、价值观、信念、世界观

 

第二单元  能力(1)

教材(基础知识)P71-75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像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第二单元  能力(2)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第二单元  能力(3)

(三)能力的分类

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单元  能力(4)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第二单元  能力(5)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知识点 要点)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

(三)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第二单元  能力(6)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补充知识:胎内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能力

能力、智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才能、天才、知识、知识掌握、技能、遗传素质、能力二因素说、能力三维结构说、量表、智商、常模、信度、效度、年龄智商、离差智商

气质(1)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感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气质(2)

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体型说: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

血型说:血型说在日本比较有影响,这种学说是古川竹二提出来的;

激素说: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

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考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气质

气质、气质类型、神经过程和神经类型、气质的体液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性格(1)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核心的是性格 的差异。

性格(2)

二、性格的结构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性格

性格、性格类型、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结构、

一、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 ,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 ,遵循现实性原则;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 ,遵循道德原则。

 

佛洛依德
精神分析

二、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
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容格(荣格)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指向内部叫内向;指向外部叫外向,而且每个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特征;

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的和外向型的。


三、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分为三类,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椐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 :内外倾、神经质 、精神质 ;

艾森克用内外倾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作为坐标轴,构成的一个直角坐标系。

(四)人格五因素模型

 

人格的五因素包括:

神经质(N)、

外倾性(E)、

经验开放性(O)、

宜人性(A)、

认真性(C);

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

人格理论

自我、本我、超我、特质  共同特质和     个人特质P84   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P85

神经质  精神质

复习题

 (多选)记忆是指(       )。
A.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

   B.改造信息和知识经验的过程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B(单选).

 错觉一般按照(   )等所形成的错觉来分类。
A.线段、面积、方向、面孔识别、记忆的准确性

B.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

C.线段、面积、图形、方向、方位、形重、视听、螺旋

 D.感觉、知觉、思维的特点和意志的品质

 

 

郑州市田园职业培训学校

祝各位同学学习愉快!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五节:态度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母体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   习得行为

2.   亲社会行为

3.   反社会行为

4.  人际合作与竞争

5.  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B  =   f( P ,   E )

B 行为,P 个体,E  个体所处的情境,f  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函数。

 

靳温: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做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刺激  →    社会心理  →    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社会心理学简史

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表现出的特征

1. 研究领域拓宽。

 

2. 理论向多元化发展, 提出许多 ”小理论”。

 

3. 开展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4. 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二、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对应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⑴达尔文的进化论⑵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⑶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5.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原则:

 

1.   价值中立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三、档案法:

 

四、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1.    早期社会化

   2.    继续社会化

   3.    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1.    家庭

2.   学校

3.   大众传播媒介

4.   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3.社会化的分类:⑴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⑵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个生物学概念;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是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是个社会学概念。3.    道德社会化4.    政治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角色的分类:

     1.  先赋角色与成就角色

     2.  规定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3.  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工人、农民是功利型角色,教师、咨询师是表现型角色);

     4.  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角   色   冲   突

角色内冲突:同一主体,多个角色。

 

角色间冲突:同一角色,多个期待。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1.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2.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镜我,是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的行为及价格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积极的自我暗示)。

3.自我概念的功能:⑴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⑵解释经验⑶决定期待。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⑴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⑵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⑶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自我概述的形成: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1.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自尊 = 成功 / 抱负

詹姆斯: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3.影响自尊的因素:⑴家庭中亲子关系⑵行为表现的反馈⑶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⑷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社会知觉与归因

 物知觉

   知觉                          人际知觉

 社会知觉 

 自我知觉

                                        归因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的主要作用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第二单元  

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的效应:⑴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熟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生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⑵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⑶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之三四:⑶加权平均模式⑷中心品质模式: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5.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常见策略有:⑴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⑵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⑶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⑷投人所好。

            

            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            中心品质模式

第三单元           归因

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因与外因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可控原因与不可控原因

 

控制点理论:(美) 罗特

外控者:(不符合社会期待)

内控者:(  符合社会期待)

 

归 因 原 则

不变性原则     海德

折扣原则         凯利

协变原则         凯利

 

个体归因时需要考虑的三种信息  

 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 、 一致性信息

2.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

   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三高,外归因)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两低一高,内归因)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情境

若 特异性、  共同性、一致性 都高, 外归因;

若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 内归因。

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

                                       自我防卫策略

    2、自我价值保护

                                       动机性归因偏差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自然动机

      动机

                   社会动机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 动机过程。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  功能

2、指向  功能

3、维持  功能

4、调解  功能

四、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1、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正的线性关系;

2、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内曲线;

3、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4、每种活动都有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活动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5、比较简单任务的中,活动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 亲合动机

二、 成就动机

三、 权力动机

四、 侵犯动机

五、 利他动机

一、亲合动机

(一)  亲合的起源

亲合起源于  依恋

 

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   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二)亲合的作用

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

 情绪因素

          高恐惧 ,    高亲合;

          高焦虑 ,    低亲合。

出生顺序

同一家庭中,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美) 麦克利兰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二)抱负水平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 目标的吸引力
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  家庭教养方式2.  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1.积极的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

                      2.消极的权力动机

 

                                     1.社会控制的需要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2.对无能的恐惧

* 四、侵犯行为

(一)侵犯的构成

              1.伤害行为

侵犯   2.侵犯动机

       3.社会评价

                        1.反社会的侵犯(狭义的侵犯)

广义的侵犯    2.亲社会的侵犯

                        3.被认可的伤害行为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

人有生本能 和死本能。

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

 

     洛伦茨:

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升级”,应当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

2、挫折-侵犯学说  要点:⑴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⑵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⑶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多拉德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

 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米勒

        挫折也可以引起挫折以外的结果(如退缩),             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伯克威茨

       挫折导致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班杜拉

 

1、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2、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  情绪的唤起水平 

2.  道德发展水平

3.  自我控制能力

4.  社会角色与群体

5.  大众传媒的影响

 

去个性化    增加     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呈正相关。⑴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⑵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⑶大量研究表明,侵犯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

 

五、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二)利他的原因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⑴自然环境⑵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因会导致去个性化,责任分散)⑶时间压力⑷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⑴心境⑵内疚⑶人格。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七、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2.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具有如下特点:⑴针对性⑵持续性⑶对抗性⑷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和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模型)

   1.   认知成分       (C)

  2.  *情感成分       (A)                    3.   行为倾向成分    (B)

  (三)   态度 与 行为

(四)态度与价值观

二、态度的功能

(一) 工具性功能

 

(二)  自我防御功能

 

(三)   价值表现功能

 

(四)    认知功能

三、  态度的属性

1.  方向

2.  强度

3.  深度

4.  向中度

5.  外显度

四、态度的形成

 (美)  凯尔曼

 

1.     依从

2.     认同

3.     内化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说服模型)

二、态度转变影响因素

1.  传递者的威信

2.  传递者的立场

3.  说服的意图

4.  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   信息差异

2.   畏惧

3.   信息倾向性

4.    信息的提供方式

(三)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   原有态度与信念

 

2.   人格因素

 

3.   个体的心理倾向

(四)   情境

 

1.   预告警告

 

2.   分心

 

3.   重复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            平衡理论

 

(二)费斯廷格    认知失调论

 

(三)霍曼斯        社会交换论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1.  量表法

 

2.  投射法

 

3.  行为反应测量法

第六节    沟通  与  人际关系

一、沟通的概念

              1. 人际沟通

沟通

             2.大众沟通

 

二、沟通的结构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  与  背景  七 个要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

2.思想交流、情感分享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5.协调群体行动、提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与下行沟通

3.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4.单身沟通与双向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  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双向、双箭头)

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单身、单箭头)

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单线式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一、  目光与面部表情

 二、  身体运动和触摸

 三、  姿势与装饰

*四、 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0—0.5米

2.个人距离0.5—1.2米

3.社交距离1.2—3.5米

4.公众距离3.5—7.5米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特点:1.   个体性

             2.   直接性

             3.   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程度的四个水平

  1、情趣爱好方面

  2、态度

  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4、隐私方面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的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

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情感需要

人际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

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

  2、被动包容式

  3、主动支配式

  4、被动支配式

  5、主动情感式

  6、被动情感式

童年期人际需要的满足
对成年后的影响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情感需要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

 2、相似性

 3、互补

 4、外貌

 5、才能

 6、人格品质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人际互动的形式

  合作

  竞争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多伊奇 )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概念

功能

类型

  1、真从众

  2、权宜从众

  3、反从众

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2、个体人格因素

 3、情境的明确性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社会促进(社会助长)

 1、结伴效应

 2、观众效应

 

优势反应强化说

社会惰化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概念

意义

       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

发展

塔尔德《模仿律》

       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二、暗示

 

    概念:                                 

    分类: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社会感染

    概念

    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

    分类:个体间    大众传媒    大型开放群体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概念

爱情与喜欢

发展阶段

形式

三角形理论

第二单元   婚姻

概念

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爱情

夫妻关系的类型

1.  爱情型

2.  功利型

3.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4.  建设型

第四单元   家庭
 

家庭: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家庭的特点:

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

3.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家庭结构要素

1、家庭成员的数量

2、代际层次

3、夫妻数量

 

家庭结构模式

1.   核心家庭

2.  主干家庭

3.  联合家庭

4.  其他家庭

家庭的功能

1.  经济功能

2   性的功能

3.  生育功能

4.  抚养赡养功能

5.  教育功能

6.  感情交流功能

7.  休闲与娱乐功能

家庭生命周期

 

 

    只适用于核心家庭;

 

不适用于残缺家庭和无子女家庭。

郑州市田园职业培训学校

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

   

发展心理学

        如果,你有幸乘坐时空穿梭机,你可以看到你的过去和未来……

        如果,现在就想了解你的过去与未来,那么学习《发展心理学》,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以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   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从摇蓝 到 坟墓。

      推动摇蓝的手,在推动着世界。

 

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五个基本性质

1、方向性和顺序性

2、不平衡性

3、普遍性和差异性

4、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提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关键期和印记

        关键期是对环境(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敏感性增强的一短时期,在这段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可能对此后的发展依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些特定事件必须在关键期内发生,这样才能保证人或动物的正常发展。

 

        印记——快速的、早期习得的永久性行为模式。

        大多数鸟类的印记关键期非常短。小鸭子的印记关键期是30个小时之内,之后就再也不会形成。对许多动物来讲,这种印记效果会持续一生。

关键期和印记

       人类婴儿会对他们的父母或主要养育者形成依恋情绪。这种依恋的形成是有关键期的,大致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为了婴儿能够健康发展,依恋的形成必须发生在这段时间内,因为依恋能帮助婴儿与妈妈保持亲密关系,而妈妈会给孩子提供安全保证、刺激环境和一个“基地”,使婴儿能够依靠基地向外探索。

动物印记与人类关键期

洛伦茨     鹅妈妈的故事

 

人类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动作、感知能力:  0~6岁    

   秩        序:                  2~4岁

   细微事物:                  2~6岁

  书 写:          3.5~4.5岁          

   阅 读:           4.5~5.5岁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1、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

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观念;

     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

 

2、福禄贝尔    “恩物”

 

3、达尔文   《一个婴儿的传略》  1876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普  莱 尔

 

  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

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形成和发展期

研究途径— 霍尔:复演说         

               比 内:智力测验

                      格塞尔:儿童发育常模

 

理论派别——霍    尔:复演说  

                        施太伦:人格主义学派

 杜       威:   机能主义、儿童中心说、行为主义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华生:行为主义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

维果斯基:   文化-历史发展观

 

从儿童心理学到
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

     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作为章的名称,确立了发展心理学的地位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横断研究、纵向研究、交叉研究  

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

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

血缘关系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

 

横断研究

定义: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优点:大样本、大资料、低成本

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的因果关系

               组间异可能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纵向研究

定义: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考察,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纵向研究   也叫  追踪研究

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

                  便于发现心理变化中的因果关系

缺点:  样本少且易流失

                    时间长,产生新变量

                    反复测量,易导致重复效应

                    成本高

              

交叉研究

先从横断方向上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再按一定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 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

 

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优缺点的  取长补短。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

                           霍    尔

                           詹    森

 

2.环境决定论    华   生

 

二因素决定论

施太伦       (德国)

心理发展是内在本性与外在条件

复合的结果(相加)。

 

吴伟士      (美国)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的关系(相乘)。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在人的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

    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

    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遗传与环璋的相互作用

                        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是主体相对于客体而作出的能动作用(人适应环境)。

 

二、*各主要派别的心理发展理论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和心理发展观

 

5.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 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2.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3. 心理起源与动作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4. 心理发展是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

   

 

2.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建构学说

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

图       式

同      化

顺      应

平      衡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成熟:生理的发育过程,尤其是大脑和高                            级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经验: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语言、教育 、社会生活

平衡:认知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心理发展阶段说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动作思维水平

前运算阶段(2~6、7岁)

                       表象思维水平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

儿童尚不能判断,直接行为的后果;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

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受儿童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1

婴儿前期(0~2岁):儿童一出生就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人们的关怀与爱抚,得到生理满足的需要,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对人的信任感;反之就会对人产生怀疑、不信任,形成怀疑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的品质。最有影响的人是母亲(抚养者)。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2

             婴儿后期(2~4岁):儿童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走路、说话、独立穿衣、吃饭等)。得到大人的允许、承认,就会感到有自控能力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出现自主感;反之,如果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出现意外时遇到大人的粗暴对待,或过分溺爱加以拦阻,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的品质。对儿童影响较大的是父亲式的人物。允许儿童有活动的自由,鼓励他们的成功,对于发展自主性十分必要,但也要让儿童接受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使其为将来参加法制活动有所准备。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3

幼年期(4~7岁,幼儿园阶段)儿童在这时开始进行各种活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运用自己“良心”的内部声音去支持和引导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家庭成员对他们智力上表现主动性而提出的种种怪问题,给予耐心回答,不嘲笑、不禁止,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获得主动感;如果大人认为他们以上的活动是坏的、笨拙的、讨厌的,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会以父母为榜样,争取异性父母的爱。如不能如愿以偿,也会产生过度的内疚。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的品质。这个时期,影响最多的是家庭。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4

童年期(7~12岁,小学阶段):儿童掌握了语言与文字工具以后,不仅获得大量知识、技能,而且具有演绎推理及按规则做游戏和学习的能力,特别爱问穷根究底的问题。当儿童的创制活动受到家长及教师的支持与鼓励,其勤奋感就会产生并得到加强;反之,大人把这种活动当作捣乱,或者他们在学习上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的品质。这一阶段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的教师、同学和伙伴。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

青少年期(12~18岁,青春期):进入青春期,除产生爱情的新觉醒,去寻找异性朋友外,还发展了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和方法。青年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角色同一性,发展角色同一性,对于接受成人期的生活挑战十分重要,不然会产生角色混乱。如自我肯定的混乱,不了解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间混乱,过分的紧迫感或故意拖延时间;工作瘫痪,不能认识努力工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关系;两性混乱,对两性之间的同一性认识不清,不愿接触异性或乱搞男女关系;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的品质;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6

   成人早期(18~25岁):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包括友谊、与人合作、承担义务、相互关怀等,如果这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亲密感;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7

成年中期(25~50岁):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对整个世界和社会,表现出关心和操心,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中,获得繁衍感;另一个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舒适与需要,使得能力、责任受到阻碍,形成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的品质;影响大的是社会分工与承担家务的情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8

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是人一生主要努力趋近完善和抱孙子的阶段。当他回顾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但看到过去没有把握机会或是走了弯路时,看到自己的境况不如别人,就会产生失落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的品质;影响较大的是生活伴侣(老伴或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朋友)。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婴儿前期(0~2岁)

        信任感----怀疑感     希望品质

2.婴儿前期(2~4岁)

自主感----羞耻感     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

主动感----内疚感     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

勤奋感----自卑感    能力品质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5.青少年期(12~18岁)

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    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    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

繁衍感----停滞感    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

完善感----失望感     智慧\贤明品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

            人的内部因素、行为、环境影响

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

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人的心理:  低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

 

心理的实质:  社会历史文化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 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婴儿期的  动作  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0~3岁

 

 

1、婴儿动作发展始于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动作发展受成熟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3、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一、婴儿动作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  尾  原则

 (2)近 远   原则 

 (3)大 小   原则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动作,

通常在5~6个期间出现。

(二)独立行走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1.研究方法的突破

习惯化

习惯化范式

 去习惯化

优先注视范式: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婴儿期认知的发展

2.视觉的发展

                  出生3周婴儿视焦点:26厘米

3.听觉的发展

 感受抚慰、警觉、痛苦

4.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嗅觉:出生就有,一周能辨别不同气味

  肤觉:出生就有温觉反应

5.空间知觉的发展(1)形状知觉

                                  (2)深度知觉

                                   (3)方位知觉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特点:1.直观性和行动性

2.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四、言语的发展

(一) 言语发展的理论

 1.后天学习理论

强化说:操作条件反射,强化,  斯金纳

社会学习说:  选择性模仿            班杜拉

 2.先天成熟理论

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装置LAD      乔姆斯基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皮亚杰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婴儿言语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简单发音0~4月;多音节4~9月;学话萌芽9~12月

  2.词汇的发展

1~1.5岁    50左右;    3岁    1000左右

  3.句法的发展

1~1.5岁不完整句 (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

1.5岁~2岁简单句 ;           3岁完整句.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的发展

 1.自发性微笑(0~5周)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生理反射的哭

(二)哭的发展     应答性的哭

                                     操作性的哭(社会性的)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恐惧的发展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气质           托马斯         切斯

         1.  容易型         40%

       2.  困难型         10%

       3.  迟缓型          15%

       4.  混合型           35%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  1.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     1.   安全型  依恋

                   2.   回避型  依恋

                   3.   反抗型  依恋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主体我的发展 (5~15月)

(二)客体我的发展 (15~24月)

第四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

            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

           积极对待婴儿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精力过剩论

精神分析论

练习论

重演论

娱乐论

认知论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1.婴儿的游戏特点

        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婴儿游戏

        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

 

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多。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2.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

幼儿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的特征如下:

  (1)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

  (2)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的的行为有类似性。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3)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

(4)具有想象的特点,如骑竹竿。

(5)具有概括性质,在游戏中体现某一类活动的一般行为。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3.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

 童年儿童游戏是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都是内隐的,而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1.独自游戏     婴儿期的主要特点。

2.平行游戏     幼儿初期的游戏。

3.联合游戏     一般属幼儿中期和末

                               期的游戏。

4.合作游戏     始于幼儿中期。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四)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具有关键性时期。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词汇量的增加

        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意的深化

        词类的扩展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1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子;

3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4  从词数少的短句发展到词数多的长句。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三)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

 

               记忆容量:先快后慢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1.无意识与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占主导,有意识记较薄弱;

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容易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意义记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种记忆均随年龄而增长;两种记忆互相联系。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词语记忆薄弱;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而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高于形象记忆。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三)记忆策略形成

  

   (1)记忆策略的发展:

      一. 没有策略:5岁以前的儿童;

      二. 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

      三. 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2)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复述策略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主要特征: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一)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1.具体形象性

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3.具有符号功能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表现在提问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1.提问类型的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幼儿末期开始按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如动物、水果等。

        5岁~6岁儿童开始具有某种推理能力。

        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状态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1.     成人---独立

2.     外部---内在

3.     简单---具体

4.     主观---客观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

   运动抑制

   情绪抑制

   认知活动抑制

   延迟满足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绪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 。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对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工具型攻击:

   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

敌意型攻击:

   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职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儿童一出生,父母首先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性别。

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

2岁时,儿童能说出自己的性别。

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形成的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理论:

   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

   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

    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

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别伙伴。

依恋同伴的强度以及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儿童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是同伴世界。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第四单元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培养其独立性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小学阶段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

   1、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复述

           2、组织

(1)归类:把要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或关系进行归并,以帮助记忆。

(2)系列化:是把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以帮助记忆的方式。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1、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关于记忆的自我的知识是指主体对自我记忆的认识与了解。

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是指个体对记忆材料的难度和不同记忆反应(如再认、回忆)难度差异的认识。

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2.记忆监控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3、 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1.概括能力的发展

概括水平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

2.推理能力的发展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1)掌握守恒

(2)思维具有可逆性

(3)补偿关系认知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4.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1)类别体系化

(2)序列化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是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自我评价的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小学阶段自我评价: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

  2.不受欢迎的儿童

  3.受忽视的儿童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的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小学儿童非常重视伙伴和自己在伙伴集团中的地位。

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四、友谊的发展

(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1.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2.单向帮助关系

 3.双向帮助关系

 4.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五、欺负与被欺负

    性别差异:

              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

              男生更多地使用身体欺负。

 “竞争假设”理论

 “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

 依恋理论

 儿童“心理理论”  

 

 

 

第四单元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

  学习是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1.在学习态度上

 2.在学习习惯的准备上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15、16,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

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

 

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一、生理发育高峰

 (一)身体外型的变化

      1.身高

      2.体重

      3.头面部

(二)生理机能的变化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1.性器官发育

      2.第二特征的出现

      3.性机能成熟

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败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的发展

初中生的记忆容量达到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

(二)记忆的主要特点

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的运用机械记忆。

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一)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

 (二)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是开始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之一。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一)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二)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三)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情绪变化特点

 (一)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二)青春期躁动

三、第二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主权。

第二反抗期表现要求人格的独立

表现:1.硬抵抗

             2.软抵抗

             3.反抗的迁移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1.生理方面

 2.心理方面

 3.社会因素方面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关系

 青春期以后交往范围开始缩小,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出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对父母的依赖减少了,而反抗性情绪却增加了。

(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点

 

第四单元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

 (一)父母需要正视少年儿童的反抗期

     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

 

第四单元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二)父母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1.在反抗期到来之前要做好思想准备。

2.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

 3.以友相待。

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第六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青春期的一般特征

青年期年龄范围17、18~35岁

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是为了生存而诞生,第二次是为了生活而诞生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

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拉勃维维夫把成人的思维看作是一种“实用性思维”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青年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

自我意识的修正依据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二是来自他人的评价。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

 (二)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2.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3.属于个人因素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亲密感的建立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感。

四、社会关系的变化

核心关系指恋爱和婚姻

安托露丝“人生护航舰”:

          1.恋爱和结婚

          2.家庭成员的关系

          3.与朋友的关系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五、职业的适应

 影响青年人工作或职业选择因素有4个方面:

    1.家庭因素

    2.教育和智力水平

    3.性别

    4.人格

六、人格的变化

 在20~40岁之间,一个人的自信、自尊、独立性和成就定向都有上升趋势。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中年期一般指35或40岁~60岁或65岁。中年期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转化的过渡期。

一、身体变化

二、更年期

更年期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女性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之间,一般持续8~12年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

人过40岁以后,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逐渐下降,听觉 阈限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中年人在记忆加工过程中,不重视简单的细节,更关注有关事物本质的结论性的信息

三、创造力的发展

1、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

2、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是在中年期甚至老年期。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人格的变化

  中年人的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

三、职业的发展

  中年人的职业发展表现在

  1.工作的满意度2.工作绩效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第五单元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老年期一般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

一、老年丧失期观

指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的丧失

二、毕生发展观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有差异。

3.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

第二单元 老年人的认知变化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机制的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驶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作记忆容量变小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三、思维的年老变化  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适应退休的过程分为4个时期:.1.期待期2.退休期3.适应期4.稳定期

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一)夫妻关系

(二)与子女的关系,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

(三)与朋友的关系   朋友数量减少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三、人格的变化

1.不安全感

2.孤独感

3.适应性差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5.趋于保守

6.回忆往事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四、死亡的来临

库伯勒-罗丝    死亡过程

        1.否认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抑郁

        5.接受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但其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

            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等。

变态心理学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是大脑受损所致。

   1793年法国医生比奈尔;

   1907年比尔斯《自觉之心》;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1、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2、行为主义的解释

    3、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人的生物本能 可以是人类心理动力之一,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行为主义:人类无论是在进系进化中,抑或是个体发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或称认识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

 

       人本主义:把握住了人类社会性的合理内核,即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对立统一问题。依附本能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在依据和初始动力。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其正面的功能:      

     1、生物属性:适应环境

     2、社会属性:人际交往

     3、精神属性:信息交换

            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1、统计学角度

        2、文化人类学角度          

        3、社会学角度

        4、精神医学角度

        5、认知心理学角度

 

标准化的区分

 

       1、医学标准           

       2、统计学标准      

       3、内省经验标准   

       4、社会适应标准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自知力: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与批判能力。

  1、知道自己有症状

  2、知道为何有症状

  3、有求治的愿望

  三条:自知力完整

  二条:大部分自知力

  一条:小部分自知力

   0条: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丧失

 

感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又称感觉增强,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多见于神经症和更年期综合症及脑外伤恢复期。

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感觉缺失)。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感觉缺失见于癔症,称转换症状,如失明、失聪

3、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等,可继发疑病观念

 

知觉障碍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黯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纠正。多见的为错听和错视,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2、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临床上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根据不同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幻觉的种类

(1)幻听:

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

(2)幻视

(3)幻嗅

(4)幻味

 (5)幻触

(6)内脏幻觉,

 

A.按幻觉来源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真性幻觉:幻觉形象鲜明,同外界客观事物一样,存在于外部空间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如患者叙述可以不用眼睛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

B.按幻觉产生条件分:

    1.机能性幻觉: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如机能性幻听,多见于S和心因性精神病

     2.思维鸣响: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心因性幻觉: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内容多与心理因素有关

 

(三)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

视物变形症:患者感到周围人或事物在大小、形状、体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分为视物显大症和视物显小症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时间的快慢产生不正确的知觉体验,如感到时间在飞逝,似乎身处于时光隧道中,外界世界变化异常的快;或感到时间凝固,岁月不再流逝

非真实感:患者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感到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如隔了一层帷幔,像是一个舞台布景,房屋、树木是纸板作的,毫无生气,周围人像没有生命的木偶,患者有自知力,见于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又称为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生动丰富。多见于躁狂症。

2、思维迟缓,指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联想困难。多见于抑郁症。

3、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6、思维不连贯,严重的思维破裂,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而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患者在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形式障碍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考时出现不属于自己的联想,不受自己意识支配,称为思维插入;如果感到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夺走了,称为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 思想不属于自己,不受意识支配,一种被强行塞入的感觉。患者体验到脑子中强制性涌现大量毫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病理性赘述,谈话时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而且觉得必不可少,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

12、语词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转换,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意义

13、逻辑倒错性思维,特点是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题也无根据,不可理解

 

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2、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大类。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1.关系妄想

2.被害妄想

3.特殊意义妄想

4.物理影响妄想

5.夸大妄想

6.自罪妄想(罪恶妄想)

7.疑病妄想

8.嫉妒妄想

9.钟情妄想

10.内心被揭露感

11.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思维内容障碍2

2、强迫观念: 称强迫思维,指在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怀疑,经常伴有强迫动作,见于强迫症,不同于强制性思维

3、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但这种观念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它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而没有逻辑性障碍,如狂热的迷信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注意障碍

1、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

2、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或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的患者

3、注意增强:可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更年期抑郁症等,如有妄想观念的患者,对环境保持高度的警惕,过分注意别人一举一动;有疑病观念的患者指向身体的各种细微变化的注意增强

 

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见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

2、记忆减退,记忆三个过程普遍减弱,近记忆、远记忆、即刻记忆减弱,

3、遗忘

     A.逆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个阶段的事件,     B.顺行性遗忘:指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     C.心因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

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

5、虚构: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其叙述的内容常常变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响,见于各种痴呆。

 

智能障碍及自知力障碍
 

 1、精神发育迟滞: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停留在一定阶段

2、痴呆:一种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无意识障碍,分全面痴呆和部分痴呆

四、自知力障碍

    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自愿就诊;重型精神病患者很早期丧失自知力,不承认有精神疾病,拒绝治疗

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的恢复程度作为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的重要指标

自知力缺乏是重型精神疾病特有的表现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高涨:情感活动明显增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符合的过分愉快、欢乐。表现可理解,带有感染性的情感高涨,见于躁狂症;表现不易理解、自得其乐的情感高涨称为欣快症,多见于脑器质性或醉酒状态

2、情感低落:表情忧愁、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灰暗,严重时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观念及行为,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以及生理功能的抑制,最常见于抑郁症

3、焦虑: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措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感,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见于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4、恐惧: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恐惧常导致回避,常见于恐惧症、儿童情绪障碍等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迟钝: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正常情感反应量减少,但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

2、情感淡漠: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见于慢性或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3、情感倒错:指情感表现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1、情感脆弱:常因小事伤心或兴奋,无法克制

2、易激惹性:极易为小事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短,常见于疲劳状态、躁狂症、人格障碍、神经症或偏执性精神病

3、强制性哭笑:不明原因、无法控制的哭笑,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4、欣快:痴呆基础上的情感高涨。

意志行为障碍1

一、意志增强:意志活动的增多。

 

            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但常常 是“虎头蛇尾”,做事有如始无终;

 

            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被害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证据”到处控告。

意志行为障碍2

二、意志缺乏

        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卫生极差。严重时甚至连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痴呆患者。

 

意志行为障碍3

三、意志减退:指意志活动的减少。

    1.  抑郁状态患者

    

    2.   意志减退可见上文所述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

 

意志行为障碍4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常区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动作和行为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也可见于意识障碍的 谵妄状态。

意志行为障碍5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1.木僵                            6. 刻板动作.

2.违拗                            7. 模仿动作

3.蜡样屈曲                 

  8. 意向倒错

4.缄默                             9. 作态

5.被动性服从            

  10. 强迫动作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

特点:无意识障碍、无智能障碍、无自知力。

类型: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

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

本病病因不明,起病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

妄想常 有系统化的倾向,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 荒谬。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特点:1.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2.以精神病性障碍为主

        3.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4.在2~3个月内痊愈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一、躁狂发作:

情绪高涨、思维 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轻型躁狂

无精神病症状躁狂

有精神病症状躁狂

复发性躁狂。

 

二、抑 郁 发 作

     特点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

情绪低落:抑郁障碍特征性症状(约占90%以上)。

情感的基调是低沉的、灰色的,有的病人形容是带着深色墨镜看世界,到处一片灰暗

程度:心情不佳      悲观绝望。

病人常能体验和过去不一样。生活没有意义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

时间定向障碍,时间拉长了。

焦虑、激越症状,多见于年长女性。

 

二、抑郁发作

丧失兴趣: 常见并有特征性

既往的嗜好丧失。

对家人、孩子失去了往日的亲情。

对亲朋好友的团聚都丧失兴趣,

闭门独居,回避社交。

 

精力丧失:包括体力,脑力两方面

轻者主观感觉精力不足、疲乏、无力

重者无精打采,精疲力竭

既往简单的事情现在不会作了,或者虽然知道该怎么作,但感觉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

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是抑郁心境的一种加工性症状

  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歪曲的认知。过分贬低自己,病人总以批判的眼光、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精神运动性迟滞: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可有或轻或重的 迟滞

思维联想迟缓

记忆力减退

语音低,语流慢,语量少。

动作迟缓,可达到木僵或亚木僵的地步

 

自杀观念及行为:

长期追踪因自杀身亡着约为抑郁症的15%~25%

 抑郁症的自杀率是一般人群的20倍,具估计约占自杀总数的1/2~2/3,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逐渐产生,观念强烈,方法隐蔽,成功率高

躯体或生物学症状:

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病人往往诉述吃饭如同嚼蜡

性功能减退

睡眠障碍,一般以中后期睡眠障碍为主。早醒常见,较平时可早醒2~3小时以上

昼夜变化,抑郁症病人症状可有昼重夜轻的变化,一般以晨起症状最重,下午和傍晚 可减轻。约见于50%左右的病人

抑郁病人大多有自知力

 

三、双相障碍

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1、环性心境障碍

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单程度较轻,不符合抑郁或躁狂的诊断标准

一段抑郁后出现一段躁狂,然后恢复正常心境状态

一般正常的间歇期可达数月,其主要特征为持续性心境不稳

抑郁躁狂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关系不大,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又称“环性人格”

2、恶劣心境障碍

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有求治要求,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影响

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无长时间的缓解,缓解期不超过2月,与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关系密切

躯体主诉多见,睡眠障碍,疼痛症状

无早醒、晨重夜轻及体重减轻等生物学改变

抑郁性神经症(CCMD-2)

3、混合发作

一次发作中同时有抑郁和躁狂症状,一般是快速循环性双相障碍中出现的

活动明显增多,话多,同时有消极抑郁的想法

混合状态较短,很快转入抑郁相或躁狂

易误诊为分裂情感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为:

1、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2、是一组机能性障碍,属功能性非器质性障碍

3、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症状

4、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

5、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6、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7、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8、自知力充分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的来讲,神经症的病因是多源性的,至今仍无定论,关于生物学研究目前无肯定的发现,一些遗传学研究虽然发现某些类型有家族聚集倾向,但更多学者认为,遗传的只是一种个性特征或易感素质,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外在的精神应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是神经症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原因,两者缺一不可

素质因素

患者的个性特征首先决定着患神经症的难易程度。许多研究认为个性古板严肃、多愁善感、焦虑、悲观、保守、敏感、孤僻的人易患神经症

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着患某种特定的神经症亚型的倾向,如:表演型人格—癔症,强迫人格—强迫性神经症

精神应激因素与生活事件

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症患者比他人遭受更多的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婚姻与性关系、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可能是遭受精神事件多的个体易患神经症,另一方面可能是神经症患者的个性特点更易于对生活感到不满,对生活事件更易感,或者其个性特征易于损害人际交往过程,而导致生活中更多的冲突和应激。

精神应激因素与生活事件

引起神经症的精神应激事件有以下特点:

应激事件的强度一般不十分强烈,往往为多个日常琐事事件的反复发生,持续时间长。这区别于反应性精神障碍。

应激事件对神经症患者往往有独特的意义,神经症患者对此特别敏感,往往造成内心的冲突,而对健康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患者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将理念化解为行动,不能将自己从困境和冲突中解脱出来,致使应激持续存在,最终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而发病。

神经症患者的应激事件不但来于外界,更多地来自患者的内心的需求。因此,患者的许多痛苦实质上来源于患者的个性 

发病的心理学基础

 精神分析的神经症基础 :

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神经症最核心的症状,这基于S.Freud的两个基本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理论和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当本我的冲动与超我发生冲突时,自我如果不能运用一些理性机制来调节它们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时,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如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固着等,当自我力量不足以抵御或缓解这些焦虑时,就会产生神经症的冲突。当焦虑被转向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就表现为恐惧症;被隔离开时,就表现为强迫症;被直接体验时,则表现为焦虑症

发病的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的神经症理论 :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源于外界的刺激,都是后天学习与环境决定的结果,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不但人类正常的行为是刺激-反射的结果,病态的行为反应也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

发病的心理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由于神经症患者有特殊的个体易感素质,因此常常做出不现实的估计与认知,出现不合理的反应,当这种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与频度,便出现疾病

他们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有:非此即彼、灾难化、以偏盖全、选择性(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先入为主、情绪推理、个人化

部分神经症的认知特征

抑郁症         对自己、对世界、对前途的负性认识

焦虑症         感到自己的躯体或心理将会受到威胁

惊恐发作      灾难性地解释自己的躯体或心理体验

恐怖症          认为某些实际无危险的环境有危险

强迫症          认为总是不放心、怀疑、唯恐不恰

                    当、穷思竭虑

疑病症          认为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

 

发病的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的能力,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些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致使个人的性格形成与认识格局出现歪曲和畸变。神经症的根源,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

发病的心理学基础

 森田的神经症理论

森田认为,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心身变化特别敏感,过于消极地评价;追求完美,求全责备,易于陷于慢性挫折状态,自信心不足,常为自卑而苦恼;自以为是,对事物作出主观片面地评价,不做冷静地分析。神经症地本质纯属主观问题,而不是客观地产物,患者总是把精神能量投向自身,对自身的细微变化特别关注和敏感,使他们对一些微不足道、常态下可以忽略的、生理范围的变化感受十分强烈,出现明显的不适感,而这种不适又会强化注意,使注意愈发集中固着于这种不适感,从而形成神经症症状(精神交互作用)

森田治疗的核心问题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发病的生物学基础

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5-HT能活动的增强、γ-氨基丁酸功能不足可能于焦虑症有关

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HT的减少则可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

一些强迫症患者的脑CT和MRI有发现双侧尾状核体积的缩小

但这还只是一些假说,尚无定论

一、恐怖症

1、广场恐怖症是处在难以逃避的情境中出现焦虑,或害怕在这样的情境中很难得到帮助时会出现惊恐发作或惊恐样症状。因此常伴发于惊恐障碍。焦虑常导致患者回避许多害怕的情境。这些情境通常为:独自离家、单独在家、喧闹拥挤的地方、乘公共汽车、火车、飞机、小轿车,在电梯里或桥上。

2、社交恐怖症: 在一个或较多的社交或操作情境中显著和持久地害怕被人审视。即害怕自己会有窘迫或丢脸的表现(包括表现出焦虑症状)。暴露于害怕的情境会引起焦虑,并可能导致惊恐发作。明知这种害怕是不合理和过分的。这种害怕导致在暴露于社交情境时出现明显的痛苦,或导致回避社交情境。

3、特定的恐怖症:对一种事物或情境有持续和不合理的担心 ;当接触恐怖情境时,即刻有焦虑反应;回避恐怖情境或在此情境中出现极度焦虑;恐惧、回避或痛苦妨碍了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自己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合理的或过分的。

二、焦虑症

1、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以持续、全面的、过度的焦虑感为特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定的情境没有关系 。典型的表现常常为担心自己或亲戚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地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GAD患者的焦虑症状是多变的,可出现下列症状:

      神经质或不安、肌肉紧张、震颤、易疲劳、大祸临头、情绪易激惹、出汗、头晕或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过度警觉、心悸、气急、尿频、抑郁心境。

 诊断GAD必须是至少几个星期内的大部分时间有焦虑症状,通常已持续6个月。焦虑症状有:

忧虑(如:担心未来,感到“紧张不安”、注意力集中困难)

运动紧张(不安、头痛、震颤、不能放松)

其他高警觉症状(如出汗,心率加快,口干,胃不适,眩晕,头晕)

 

2、惊恐障碍,指反复的、有时为不可预料的焦虑或惊恐发作。发作突如其来,让人极端痛苦,持续几分钟或更久一些。在惊恐障碍中,发作不限于发生在特定的可预料的情境中,而可在任何情境中。惊恐发作后会持续担心再次发作。

            常见症状气短,心脏剧跳,头晕或轻度头痛,手麻、足麻,胸部压紧或疼痛感,窒息感,晕厥,出汗,震颤或颤动,潮热或寒战,不真实感,迫切想逃脱,口干,恶心,难以集中思想或讲话,肌肉紧张,视物模糊,怕死去、失去控制或发疯。

    根据ICD-10诊断标准,患者在一个月内经历数次惊恐发作并有以下特点:发作的情境中没有真正的危险;并不局限在已知或可预料的情境中;在惊恐发作间隙期几乎无焦虑症状;不是由生理疲劳、躯体疾病(如甲亢)或物质滥用的结果。

 

 

三、强迫性障碍

是一种观念、冲动、或行为反复出现,自知不必要,却无法摆脱,内心十分痛苦

强迫思维:有强迫思想包括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情绪;强迫意向

强迫行为与动作:有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清洗,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迟缓

       OCD也有持续的、不能控制的要进行某些行为(仪式动作)的强制冲动或愿望。通过进行特定的仪式动作可暂时减轻这种不安。这些仪式动作通常与强迫思维有关。大部分常见强迫仪式动作是清洗或检查,其他仪式动作包括对事物的计数,排列,或做事有特定的和刻板的次序。

 

四、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障碍的总称,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保证。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即使其症状的出现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通常拒绝探讨心理原因,甚至存在明显抑郁和焦虑时同样如此。患者认为其“疾病”在本质上是躯体性的,一再要求医学检查,常有一定程度的寻求注意(戏剧性)的行为。由于医学检查结果常使患者失望,医患双方对症状的理解不一和治疗无效,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

 

 

1、躯体化障碍

主要特征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 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任一部位,往往有所夸大 。

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感觉(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性与月经方面的申诉也很常见。可伴有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病程呈慢性波动,有多年就医检查或手术、用药的经历,患者可有药物依赖或滥用,常有社会、人际及家庭方面的长期功能损害 。

2、疑病症

主要特征是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优势观念。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

患者害怕药物及其副作用,常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证。   

 

 

3、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

最常见最突出的情况是累及心血管系统(“心脏神经症”),呼吸系统(心因性咳嗽与过度换气)和胃肠系统(“胃神经症”、“神经性腹泻”和“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有相信上述器官或系统可能患严重疾病的优势观念而求助于综合医院各科,医生的反复保证和解释无济于事 。

4、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主要特征是突出申诉持续、严重、令人痛苦的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完全加以解释。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常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

 

五、神经衰弱

               1869年Beard首先提出神经衰弱的病名,被认为“文明病”。他认为神经衰弱是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除了重精神病、精神发育迟缓、某些类型的忧郁症之外,几乎包罗万象。在19世纪后半世纪及20世纪早期是一个最常见最流行的诊断名称。

临床表现:

1、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能量不足,精力下降,工作少久就感疲惫不堪,注意力很难集中且不能持久,思考问题很困难,患者常称“力不从心”。做事常丢三落四,茫然无绪

2、精神易兴奋,表现在三方面:回忆增多,特别在睡眠阶段;不随意注意增强;患者感受阈降低

   精神易兴奋与精神易疲劳的同时存在,持续的兴奋导致能量的耗竭,最终的结果为易疲劳

3、易激惹,包括易发怒、易伤感、易烦恼、易委屈、易愤慨,这是情绪启动阈和情绪能力都降低的结果

4、慢性疼痛、头昏、自主神经症状群

 5、入睡困难、多梦,有睡眠丧失感,醒后不解乏睡眠节律紊乱等睡眠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

一、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三、适应障碍。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明显应激引起的焦虑障碍

        障碍                            症状和特定的表现

急性应激反应        继一次创伤事件后短期内(数天)出

                                 现定向障碍、焦虑、遗忘、 激越和

                                 退缩。

创伤后应激障碍    回忆以往严重创伤事件时有持久的焦

                                 虑,可有恶梦、闪回、 回避能勾起

                                 创伤事件回忆的情境。

     适应障碍           继一次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后出现

                                 短暂的痛苦和情绪障碍(如居丧、离

                                 婚、失业、生病)。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人格障碍的分类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 :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九)循环性人格障碍     

   (十)边缘性人格障碍

 

常见人格障碍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表现为:1、敏感多疑;2、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3、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4、易于记恨、委屈;5、自负、自我评价过高;6、固执、不宽容、不妥协。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表现为:1、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2、对人冷漠、缺乏感情体验;3、不修边幅、行为怪异;4、言语结构松散、不恰当,但并非智能障碍或文化程度所限;5、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6、可有奇异感知体验。

常见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此类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偷窃、斗殴、赌博等。表现为:1、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2、缺少道德观念,无善恶是非判断,不能吸取教训;3、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反社会性人格与违法犯罪有较密切关系。

 

 

常见人格障碍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表现为:1、情绪不稳,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但事后后悔;2、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3、情感爆发时对他人有暴力攻击行为,亦可有自杀、自伤行为;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常见人格障碍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暗示性、依赖性强,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表现为:1、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2、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3、任性、心胸狭窄;4、自我中心,需要不能满足时表现强烈不满;5、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6、富于幻想,常自欺欺人,凭猜测和预感做出判断,言语不可靠;7、喜欢寻求刺激,过分参加社交活动,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常见人格障碍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慎小心、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表现为:1、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按部就班,拘泥细节;2、过分讲究卫生,甚至家人也感到劳累和疲惫;3、常有不安全感,做任何事唯恐出现疏忽或差错;4、主观、固执,对别人做事不放心;5、过分节俭,甚至吝啬;6、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缺乏工作后的满足感和愉快感,反而常有悔恨和内疚,过于关注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常见人格障碍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感及自卑为特征。表现为:1、总希望被别人喜欢和接纳;2、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3、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以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为特征。表现为:1、自我感觉孤独无助和笨拙;2、总是把自己置于从属的地位,一切听从他人决定,让别人为其承担责任;3、怕被人遗弃,独处时会感到极大的不适。

 

 

常见人格障碍

(九)循环性人格障碍:又称为情感型人格障碍,包括情感增盛型和情感低落型两个亚型。以心境良好和悲伤相交替为特征。表现为:1、心境良好和悲伤的转换并非由外部因素引起;2、一般发生于青少年阶段,但随着年龄增大,往往加重。   

(十)边缘性人格障碍:以高度冲动性、情绪不稳定、身份识别障碍为主要特征。表现为:1、自我形象、目的和内心偏好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扭曲的;2、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3、经常卷入紧张的和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情感危机;4、有自伤、自杀未遂行为;5、容易引起一过性精神病发作。

 

 

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是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不包括单纯性欲减退或亢进及性功能碍。

            性心理障碍临床上包括三种类型: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一、进食障碍

    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三、性功能障碍

    包括:性欲减退、阳疾、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癔       症

 

     癔症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本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自知力基本完整。

一、分离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二、转换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但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关于癔症

癔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与多变,由于和病人的意念活动有关,所以患者可模仿任何疾病的症状,容易误诊。

在作诊断时必须慎重。患者如果具有以下特点时,应首先考虑此病

 ①具有比较明显的癔症性性格或人格缺陷

 ②具有对癔症较特殊的某些临床症状:如转换性躯体症状、情节性片段遗忘、Ganser综合征、双重人格或附体综合征等等

 ③第一次发病往往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但应注意与“急性心因性反应”鉴别

 ④可单纯通过暗示、催眠、以及巫婆或神汉的迷信操作而使症状消失。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郭念峰)。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

体验标准、

操作标准、

发展标准。

        他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二、心理健康十标准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一)心理活动强度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四)意识水平

(五)暗示性                      (六)康复能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

(九)社会交往                   ( 十)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

常形: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变形: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涉及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许又新九分标准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 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这三个概念来表达。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至今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1978年在美国诞生,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产物。 《健康心理学》的早期定义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有以下三个方面: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健康心理学与心身医学的差别:1、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2、心身医学的研究,则侧重与心身疾病本身的诊断与治疗。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2、患者的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3、情绪低落;

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患躯体疾病时,引起心理变化的因素很多。首先,它取决病情本身的特点,也就是疾病本身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脑的活动。其次,是取决于疾病的发展过程和严重程度。

1、不治之症的患者;

2、某些躯体疾病的患者;

3、长期住院的患者;

4、重症患者或情绪不稳定的患者;

5、身心疾病患者;

6、夸大疾病体验的患者;

7、伴有急性精神症状的躯体疾病患者。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但现实中和神经症的某些症状间却混浊不清。这种情况一来造成咨询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的依附,二来给咨询心理学的临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因此,有必要从理论角度来确定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以及对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进行分类。

           本节试图通过“用途”和“效度”这两个维度,作为分类的可靠检验标准。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一般心理问题

            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在心理咨询临床上,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诊断的论述,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

三、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即可疑神经症)

            此类型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映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二、压力源的种类                        

1.生物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2.精神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分为两大类:(1)纯社会性的;(2)由自身状况造成的 。

            造成心理问题的压力源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在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时,必须把三种压力源作为整体加以考虑。          

 

 

三、压力源的测评 

      1、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2、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3、知觉压力的测评(PSS)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1931年,勒温和米勒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大类:

      1、双趋冲突

      2、趋避冲突

      3、双避冲突

      4、双重趋避冲突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2)叠加性压力  

          A.同时性叠加压力;B.继时性叠加压力。

(3)破坏性压力  

          灾难症候群。其产生及特性有三个阶段:

          A.惊吓期;B.恢复期;C.康复。          

二、压力的适应 :

        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塞利,1956年)。              

1、警觉阶段              

2、搏斗阶段              

3、衰竭阶段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压力的临床后果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对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曾经有两种解释:                       

1、体质、压力论   ;    2、器官敏感论   .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 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事件 。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中介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二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减低。

 

认知社会生物三系统与压力

 一、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

        A.认知、评估作用

         B.调节控制作

     行为的自我控制;认知的控制;环境的控制。

         C.人格的影响作用   外控型人格;内控型人格。

 二、社会支持系统

          包括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

 三、生物调节系统

          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临床相阶段: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测量的三个元素

?事物?:(实际是事物的特征)

?数字?:区分性、序列或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

 法则:IQ测验,根据智力理论编制,以得分多少衡量

            智力水平。心理现象难以测量,是因为我们很

            难设计清晰而良好的法则。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

1.参照点:确定事物的量,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  叫参照点。

绝对零点:(绝对参照点)重量、长度等,0即无,表示什么都测不到。

相对零点:(相对参照点)人定的0,海拔高度,温度, 0?IQ=0?   0岁儿童一般的智力

心理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

    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如:4岁与5岁的智龄差为1岁

            14岁与15岁的智龄差也1岁

            两个1岁数值等,实际是不等值(距)的

    又如:  SCL90中的1~5级评定,1=没有,2=很轻,3=中度,4=偏重,5=严重

    1和2级的差与2级和3级的差也是不等值(距)的。

 

2   行为样本

          在对个别差异进行测量时,只是对少数经过

    选择的行为样本进行测量,来间接推测被试的心

    理特征。

           行为样本指有代表性的样本,即从总体行为中抽取出来的、能够反映个人特定心理特质的 一组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如:气质

   (气质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如何选择一组来测?)

            抽血化验     黄河水污染的化验

            因此,心理测验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行为样本的代表性。 

 

 

 

      补充:

测验有标准参照测验:考试100是满分,60分是及格的标准,咨询师考试达到标准即可。(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

 常模参照测验:这里的标准就是常模,标准化样组的平均数。16PF中A因素得标准分8分,和100,60比显然不行,和标准十比,因为这是根据一组具有同样特征的人(标准化样组)的分算出的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的分数,8为高分,

如MMPI测验 ,分测验的标准T分大于60,为病理性异常。

 

  

    标准化的内容:

1 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的标准化。 

       测验的刺激是客观、标准化的

2 评分记分原则、手续标准化 。

       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公正的

3 分数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

       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人格测验一般分两类:

1问卷法:MMPI, 16PF, EPQ

 

2 投射法:罗夏测验(墨渍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

 

20个我是谁?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优点:短时间搜集大量资料,主试不必接受严格训练即可。

缺点:被试的行为不易控制,结果不及个别测验可靠,临床应用少。

团体测验也可以个别方式实施,但个别测验材料不能以团体方式进行

 

二、树立正确的测验观

1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

   策的辅助工具。 招飞行员

2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防止乱编和滥用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基础不够坚实

 智力的定义,代表性的有100多种

既要承认心理测验的不完善,又要科学地自信地

使用测验

 

2 卡特尔 (James M.Cattell)

           冯特的学生,高尔顿的朋友,在人体测量实验室工作。1889年,28岁时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第一人。

 1890年,在《心理》上发表 Mental tests and their measurement?,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这一术语;编制了一组测验,测人的感觉能力,提出测验要有统一的规范和常模。

“心理学如果不立足与实验与测量,决不可能有自然科学之准确”

极力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并要有常模加以比较。

 

常模的选择包括:如:郑大女生的心理健康常模

确定一般总体:  郑州大学女生,无限,无法选

确定目标总体: 郑大在校女生,可实施的对象

确定样本:根据总体性质(年龄,专业、家庭背景)选出有代表性的样本来代表目标总体,也代表一般总体。这样的样本才能叫常模样本。常模团体不只一个

 

三 、 取样的方法

随机取样原理:每个人或抽样单位被抽取的机会 相等

1 简单随机取样:      如1000人中抽20,编号,第一个被抽取的概率为2%,若不放回,第二个被抽取的概率20/999,不是2%,必须放回第一个再抽。随机表,或编号进行抽取

2  系统抽样

     总体为N,抽取n个样本,K为抽取样本占总数的多少,K=N/n,如4000人中抽取200人做样本则K=4000/200=20,即抽取总数的1/20,K做组距,每隔K抽取1人,如上面将学生编号1~4000,第一个取号是随机的如果是3号,第二取23,第三取43……

思考:抽取1/2的人为样本,第一个取5号,第10个取?号,

 

    (答案23)  =( n-1 )k+n0   ,n为第几

3 分组抽样:总体数目较大无法编号,且群体具有多样性,先分组,再在组内随机取样。

    一般行政区域分组

4  分层抽样:最常用,将目标总体按照某种变量(年龄、职业或文化程度)分成若干层次,从各个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人,最后把各个层次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

     避免简单随即抽样中样本集中于某种特征或缺

      少某种特性的现象,使各层次差异显著,同一层次保持一致。

      分层抽样分为:分层比例抽样,分层非比例抽样

 

四    常模分数与常模

1 常模分数: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2 原始分数: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得到的测验分数叫原始分。

3 导出分数: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叫导出分数。

如:EPQ, 用套版记分,得出P=8,E=20,N=12,L=7, 这就是原始分,是什么意思?E=20说明什么?

   需要一个参照标准。必须根据原始分的特点转

   换,T=50+10Z,

                X - X

             Z=

                       SD

 

转换后E的导出分数为70,便可解释为标准外向。

4  常模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说的常模,

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一般常模:测验手册上列出的常模

特殊常模:小团体建立的常模。如郑州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常模。

 

      公式中的PRh 这次考试代表最高分的百分等级100,PPh代表最高分的百分点数; PRL最低分的百分等级1,PPL最低分的百分点,PR插入的某个要求的百分点的百分等级, PP要求的百分点。如高考最高分695,最低分103,要录取20%的学生,即录取的百分等级为80的学生的百分位数?

                                                                                             (85,5       575

 

为了让大家理解标准分,需要额外补充标准差的

概念。如某次考试,甲班50人,乙班50人参加,

作为老师或管理者你除关心最高分外,最关心的

是平均成绩是多少,若知甲平均80,乙平均80,

你还会关心什么?各班中的同学差别大不大 ,如

何算呢?该是每位同学的分数减去平均数再加起

来,即(x1-x)+(x2-x)+……+(x50-x),但这样会有正

负抵消了其差异,若不让其抵消,一是加绝对值

后求和,二是先平方再求和。统计上采用的是后

者(x1-x)2+(x2-x)2+……+(x50-x)2/50=SD2,  开平方

 

后叫SD称为标准差, SD2叫方差,表示一组数

据的离散程度。若甲班的SD=2,乙班的

SD=8,则一般的分数集中,大家差异不大,

而乙班的同学间分数差异特别大。

 

 

非正态分布到正态分布的转换称为常态化

或正态化。具体做法:

计算原始分的累计百分比(在正态曲线上)

在常态曲线面积表中求出对应于该百分比的

       z分数

常态化标准分的几种形式:

1. T分数

  纪念Terman和Thorndike。

?T=50 + 10z

 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四 、  智商

   1  心理年龄(智力年龄)MA

 最早用心理年龄表示智力的高低。 1908比内-西蒙量表

以题目的难度按年龄将测验题目分组:

3岁儿童中50%能通过的题目作为3岁组的题

4岁儿童中50%能通过的题目作为4岁组的题,依次类推

甲实际6岁,MA=8岁;乙实际5岁,MA=7岁智力发育超

常,谁更聪明些呢?用MA难以断定。

   2  比率智商

比-西量表传入美国后,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在1916年将

其修订,称为斯坦福-比内量表,用智商表示智力高低

 

 

计算公式

               MA/ CA ×100

     IQ=       MA=心理年龄,CA=实际年龄,IQ=100,即MA=CA,智力平常

  IQ>100, 发育迅速,IQ<100,发育迟缓

  但是,CA每年增加12个月,MA却增长慢且到了一定年龄停止,因

  此比率IQ不适合年龄较大的被试。

 3  离差智商         韦克斯勒提出

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来的标准分,进行转化

                       IQ = 100 + 15z          z的计算公式

实际运用中可根据年龄查常模表查出智商

1960年修订斯--比量表,也采用离差智商

                        IQ = 100 + 16z

 

 

3  测量的标准误

 测量一次,得到一个分数的同时,便有一个误差,测多

少次就有多少次误差。误差组成了一组数据,其标准差

就是标准误

               SE=SX√1 – rXX

  

测量的标准误和信度是互为消长的关系,信度越高,标

准误越小,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

 

 

差异分数的标准误

              SEd=S√1 – rXX- r yy

再求出差异比较的临界值:

    Xα=1.96 SEd,   (95%的置信区间,或0.05的显著性水平),如果两个数的差大于临界值,则认为其实际存在显著差异,否则差异不显著

例:某人韦氏测验VIQ=102,PIQ=112,言语与操作测验的信度分别为)0.87和0.88,操作智商是否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解:求出SEd=S√1 – rXX- r yy

                                  =15 √1 – 0.87- 0.88=7.5

      求出 Xα=1.96 SEd=1.96×7.5=14.7

   实际的差为112-102=10< Xα, 所有两者差异不显著

 

 

贾斯朋多系列相关: 测验分为连续变量,效标为等级评定。

(2)区分法

测验→工作→效标测量(工作成绩)

按工作成绩分高低两组,如工作成绩高,测验得分也高;工作成绩低,测验得分也低,说明该测验是有一定效度的。

 

     第三单元   效度的功能

一 、 预测误差

决定性系数=rxy2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以决定性系数表示。

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

如:效度=0.8,则决定系数=0.64,表明测验的总方差中有64%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的比例是64%,其余36%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高考英语测验成绩与入大学后第一学年的英语成绩的相关为0.6

则, rxy2=0.36,即入大学后第一学年的英语考试成绩中有36%的方差是由高考成绩来加以解释的,即36%由高考来预测的。

 

 

 

效标完美时, rxy2 =1,估计标准误=0,测验分数可以

完全代替效标。当rxy2 =0时,估计标准误为效标分数的

分布标准差相同,测验无异于猜测。大多少情况下预测

误差介于二者之间。

二  、预测效标分数

知道一个人的测验分数,带入回归方程即可对效标分数做出估计。

三 、预测效率指数

E=100(1-K),E的大小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

少误差。 r=0.8,则k =√1 – rXy2 =0.6,E=40,表明预

测误差仅为随机猜测所产生误差的60%,即由于测验的

使用,估计被试的效标分数时减少了40%的误差。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咨询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历史上几种理论观点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程序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1  高尔顿:个体差异     自由联想

2  卡特尔:《心理测验与测量》

3  韦特默:儿童行为矫正诊所

4  比内-西蒙: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5  大卫:      学生行为指导

6  帕林斯:   职业指导运动

 

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韦特默是心理咨询学的启蒙者。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关于心理治疗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
                  历史、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展望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一、关于心理结构

二、关于人格结构

三、关于心理动力

四、关于心理发展

五、关于适应问题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巴甫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

华生:           R=   f(S)

斯金纳:         操作条件反射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沃皮(沃尔甫):       行为治疗

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埃利斯  合理情绪疗法   ABC模型

 

贝克/雷米   认知疗法

 

梅肯鲍姆     认知行为疗法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为基础

以咨询关系的建立为中心

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为前提

以平等、温暖、真诚等技术为重要手段

以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为目的

   

             代表人物:罗杰斯    马斯洛

人性心理学

心理咨询的对象

 

发展性咨询

 

心理健康咨询

 

限制性咨询

心理咨询的任务

 

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的分类

按性质分:发展心理咨询

                  健康心理咨询

                  限制性心理咨询

按咨询的规模:个体咨询

               团体咨询

按咨询里程: 短程咨询  1~3周

    中程咨询  1~3月

    长期咨询   3个月以上

按咨询形式:门诊、电话、互联网心理咨询

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分析

综合评估

诊断

鉴别诊断

咨询方案的制定

 

幼儿、儿童的心理咨询

对3岁以前的幼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 安全感 得不到满足。

儿童的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完善,遭受惊吓后,情绪易泛化。

心理障碍多以行为障碍为主:

    多动、多余动作、攻击、退缩行为等

       

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女孩在12~14岁,男孩在13~16开始有

独立意识,    萌发性爱。

 

最需要成人的理解,同伴的友谊。

最需要父母师长的爱、温暖、关心和爱护。

青年期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适应不良

 

主要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断的焦虑中

 

主要原因:升学压力、就业压力、

感情困惑、人际关系等

中年人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焦虑    抑郁

主要原因:来自社会、家庭、事业、自我的 重负和压力。             

 

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

更年期精神症状

记忆减退

性格改变

 

  对老年人来说,心理咨询效果大多不理想,

  原因在于:难以改变老年人的认知。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爱情  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

           并得到体验的过程。

 

性爱   性的满足,生物的需要

情爱   心理的满足,精神的需要

恋爱   依附体验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如何把握婚姻的质量

抛开细节,锁定三个要点:  情爱

                                    理解

                                    相互依附

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原则

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依据爱情的定义判断爱情的质量

以理性警示求助者走出“爱的旋涡”

恋爱是利人利已的事

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

    才是正确的

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

 

结婚动机

恋爱过度情绪化

角色适应

心理相容问题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小心判断“破裂家庭”、“死亡家庭”

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以求助者的观点为核心来展开讨论

任何时候都不替求助者做决定

严格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

 

性心理咨询

依据严重程度:

 

性行为失调

性行为障碍

性行为变态

 

相关文章